书画家与艺术作品的意识层次判断
作者:李美美
佛家的宗旨是让人从世俗的种种障碍里解脱出來,让身心清明,静时不因外物名利动摇其志,动时不因浮华交际搅挠其心。再次达到物我两无的境界。同样的对于书画艺术来说,亦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超越,即暂时拋开现实中的俗物——矛盾、冲突、纠纷、摩擦等短浅的目光中解脱出來,还原事物的本真,无论是美是丑是静是动皆是事物本身的价值体现,至于体现的层次如何,这就看艺术家是用怎样的生命体验和审美要求去作用它了。
艺术家的心性直接影响作品的格调,如果你的心性如深谷幽潭不急不躁,即使外面正在刮大风下大雨,飄窗咚咚耳畔隆隆也影响不到你手中的笔笔下的墨,通常你的画风也会呈现如此般的沉静內敛,一般会品赏的人看到能产生宁静致远的內在愜意感(此处指的是让人感到远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喧嚣,单纯的进入到画中随画面的灵动而动),即使不会品的人也会生发,“多么美的画啊”,诸如之类的有色感言。如果你是一个气量狭小,不容別人有半点怠慢你的意思,那么你的作品多半会如江湖画般不出有內在精神的依托沉沉浮浮没有定向。我遇到一个画家,作品乍一看很新鮮別有趣味,于是很容易給人的感觉是这个画家的作品真是別具风格,有个性,如果你继续关注,就会发现时间在走,他的作品却是原地不动,还是那几种的基本调调, 无论从构图、设色上还是从人物花乌姿态的设定上几乎都是那么几种,看不到创新,甚至连创新的痕迹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思维打不开,将画画固定到某种自认为良好的模式里了,对画画的意识形态出现了偏执而不自知,影响到自身对画面整体的感知、判断,这也就直接导致在创作过程中对画面对象的格调选择。
二,心静如死水,为什么说是死水?因为是死的不是活的,凡有此类傾向的画家艺术家对笔下艺术的意识状态处于停滞阶段的,清楚自己在画什麼,作什么,卻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画,因何而作,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內容,给观者传达一种什么精神面貌。只在满足自己对于笔墨的喜感上或是以此來说明自己是个“艺术家”的情感满足上(此类多为伪艺术家,創作的亦是伪艺术品)。
三, 沉醉于自我,认为自己的画风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这个派系的老子鼻祖,我就是第一,从來不知道反思,意识不到社会前进的速度推动文化艺术快速推陳出新的節奏所带给的危机感,找不到自己的参数或是根本就不愿意找,沒有了对比自然就沒有了自我反思的意识,作品自然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如此你就是有百尺竿头的进取精神,恐怕也只能是想想了。
艺术家的作品要达到何种境界,取决于自身对生命体验的深浅。也就是说你对生命体验的层次直接会与自身作品所反应的状态相契合。这就是为什么人总说作品给人的感觉如何也反应艺术者本人的精神面貌,即窥画者亦窥人心已。 但凡是一个有进取心的无不是在生活中历练一颗“平常心”超越平凡生活中妄念繁杂,让生活尽量靠近简单,多方面还原事物的本真面貌,让画中灵魂宁静又不失活力,动静间它的精神状态自然而然的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小到一颗草,大到一顆树都有它的魂,树木的根要是不稳了,它就会飘摇,艺术家的魂要是散了,笔下就很容易出现一张张僵尸,要不就是一层层懒散的残花,这一切都是因为沒有一颗安然的魂牵着,主要是太在乎名利,急于让大家知道他并且肯定他,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用多么高调的用各种手段去凸显,几幅作品摆出來,明眼人一看,心自了然。更何況作品的好坏层次的高低与名衔并非都是等量的,你刻意摆那些是闲的,最多是供观赏者与藏家做一个参考值罢了。
作者简介:李美美,女,笔名净如,系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