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登陆,欢迎光临!
正义论坛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民言论 >> “无限责任”只会让学校越来越“胆小”

“无限责任”只会让学校越来越“胆小”

2024-06-14 15:37:50 来源:正义与法制网 浏览:182

来源:扬子晚报

一段时间以来,“消失的课间10分钟”“厕所社交”等有关学生社交游戏、体育活动等话题屡屡挑动大众神经,这背后,是学校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安全责任。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众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映:学校往往承担着“无限责任”,大家都“生怕孩子在学校出事,一出事就是学校的问题”。(6月13日半月谈)

  由于校方承担“无限责任”,学生们被剥夺了“课间十分钟”,只能在教室里和座位上呆着,由此还产生了“厕所社交”——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位子上的孩子,选择了躲在厕所里社交。久而久之,这些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无论身体素质还是社交能力都让人担忧。

  事实上,确保学生在校内外的正常活动是属于学生的法定权利,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应有之义。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中小学课间十分钟活动受限,其中有安全顾虑、教学管理、防季节性流感等特殊时期的保护需要,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防范安全风险,为了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有媒体梳理了2021年以来北京的23份相关案件判决书,其中学校无需承担责任的仅有1起。“承担了一切”的学校被捆住了手脚,也就只能延续过度保护的既定原则。

  在国内,学校看起来比较危险的单杠、秋千之类的锻炼项目,在国外却相对普遍,甚至下雨或下雪天也不会粗暴终止孩子的室外活动。之所以如此“大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宽容的外部环境和健全的保障机制,让学校可以在履行责任的基础上承担“有限风险”。

  校园安全责任从无限到有限离不开“多向奔赴”,这是一场“共识化行动”。首先,需要适度为学校“松绑”。比如,加强校家社协同,广泛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引导社会对学生在校行为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和责任观,释放学校发展活力;其次,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比如,提高校方安全责任险的标准,让保险覆盖面更广、赔偿力度更大,同时让学校持续在日常管理中,形成更加规范健全的安全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

  此外,还需要科学划分安全责任。比如,司法部门可就校园侵权责任案件公示一批指导性判例,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等进校园普法,进一步厘清安全责任划分边界,引导基层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唐伟)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加盟分站 - 请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