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作者:王明钦(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高度,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对“斗争”及“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新时代新征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理论品格。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理论武器的巨大伟力所在。从价值取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革命精神,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指引和锤炼下,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让近代以来遭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百年党史充分表明,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弘扬斗争精神,保持着不惧危险、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带领起人民群众开展改天换地的社会实践,共同谱写了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一曲曲精神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带领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担当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赋予了斗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当前,立足“两个大局”,面对我们所面临的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和前瞻性预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敢于亮剑、勇于迎难而上。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斗争迷雾中廓清方向,能否在错综交织的斗争迷阵中掌握主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敢于亮剑,与一切可能冲击危害正确前进方向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并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用“火眼金睛”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不妥协不退让,用“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态度鲜明,敢发声、敢交锋,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言行做坚决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提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能力。
发扬斗争精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斗争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前进路上,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干部队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骨干力量。新时代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该项工作要贯穿于培养干部、考核干部、选拔干部全过程。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作为党员干部,也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多接“烫手山芋”,多经历“风吹浪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练胆魄、长才干,经风雨、见世面,就能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本领。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