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注册/登陆,欢迎光临!
正义论坛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图说天下 >> 看看我国的科技:“神匠”再次对大洋深处的进行探寻

看看我国的科技:“神匠”再次对大洋深处的进行探寻

2017-12-21 16:14:18 来源:正义与法制网 浏览:2846

“神匠”——揭秘中国对大洋深处的探寻新华

 

社济南12月19日电 题:“神奇”·“神器”·“神匠”——揭秘中国对大洋深处的探寻

新华社记者 余孝忠、徐冰、邓卫华、张旭东

16世纪人类进入海洋,21世纪人类深入海洋。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号科考船投入应用为代表,我国快速挺入“国际深海俱乐部”。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齐心勠力,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面前……

“神奇”:高温、高压、剧毒,竟是蟹虾“天堂”

“神奇”一:热液。

在西太平洋1700多米深的海底,“科学”号获取了这样一段视频:如“石林”般的硫化物矗立在海底,一股股“浓烟”从“石林”中喷出。

是不是像极了陆地上的大烟囱?

其实,那股“浓烟”根本不能触碰。我国科研人员测得的“大烟囱”喷口最高温度,竟然高达370多摄氏度。

虽然科研人员根据液体颜色不同,将之形象地称作“黑烟囱”“黄烟囱”“白烟囱”,但它的真实学名叫“热液”。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鑫说,海底热液区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周围岩层中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硫化物沉积到附近海底,就像“烟囱”的形状一样堆积起来。

“神奇”二:冷泉。

深海里的神奇,不仅有热液,同时也有冷泉。

远观深海冷泉,晶莹的气泡从海底不断冒出,像是小孩在玩吹泡泡游戏。

冷泉也是一种神奇的海底现象,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物中含有硫化氢、甲烷及其他富碳氢化合物的流体在海底表面的渗漏活动。相对于热液喷口,冷泉流体与海底温度相近,故称为“冷泉”。

热液、冷泉,名字听上去水火不相容,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沙忠利等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冲绳热液区和南海冷泉区存在多个共有优势物种,包括潜铠虾、阿尔文虾和贻贝。

对了,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也是在冷泉附近。

今年,“科学”号共在中国南海海域发现两个存在裸露天然气水合物的站点,水深约1100米:一个分布在冷泉生物群落中,另一个位于一个活动冷泉喷口的内壁。

“神奇”三:专吃剧毒物的虾兵蟹将。

迄今为止,我国海洋科考足迹已遍布五大洋。

人们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海底“龙宫”,却看到一群虾兵蟹将在热液、冷泉区“胆大妄为”。

熙熙攘攘的一群毛瓷蟹,挥舞着钳子,在黑暗、高压的海底,有时围绕着“大烟囱”狂欢,有时悠然自得。

别看它们一个个身躯肥硕,但却不能放在餐盘里当美味,因为它们是以剧毒物为生。

沙忠利说:“热液喷口附近有大量细菌,它们依靠热液中的硫化氢等生存。这些细菌与贻贝、潜铠虾等形成共生关系,大型生物依靠这些共生菌提供能量或者直接吞噬它们获得能量。”

目前,科学家在全球已经发现热液口生物700多种,分布在100多个热液口。

自2013年“科学”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热液区发现了1个新科、2个新属和12个新种。

冷泉附近同样有大量生物,其生存之道与热液区类似。不过,它们的共生菌依靠的主要是甲烷。

“神奇”四:古老珊瑚与调皮“小飞象”。

随着我国海洋科考的足迹向深海不断延伸,一个个未曾露面的神奇海底生物展现在世人面前:

高1.6米、宽3米的一株巨大的柳珊瑚,是“科学”号派出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发现的。

虽然尚未确认这株柳珊瑚的确切年龄,但据科研人员介绍,它的年龄可能已超过1万年。目前全球发现的深水珊瑚最长寿命约为4200岁。

在西太平洋的卡罗琳海山,“发现”号还抓取了一只“萌萌哒”的深海“小飞象”,它的两个鳍如大象的两个耳朵,在水中摇曳。其实这只“小飞象”和预测世界杯的“保罗”是一家,都是章鱼,只不过“小飞象”是烟灰蛸属章鱼,非常罕见。

不只是古老珊瑚、调皮“小飞象”,茫茫深海中还有许多神奇生物,它们正逐渐被揭开神秘面纱。

2014年至2017年,我国科考人员在对西太平洋3座海山的探寻中,采集到深海巨型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740多个,种类达400多种。

在深邃的海底,还有更多神奇生物,等待人们去发现。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加盟分站 - 请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