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枪手”抹黑中国?日本这次“玩脱了”!
《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接连爆料,日本驻英国大使馆从大约1年前开始,每月出资一万英镑,收买英国“亨利·杰克逊协会”智库,让后者唆使官员和记者在英国主流媒体和政界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
日本抹黑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却“玩脱了”。不但外交“搅局”没能得逞,还让自己成为了此次政治丑闻的最大主角。
耍心机?日本借英智库对中国“下黑手”
图片来源:新华国际客户端
在“亨利·杰克逊协会”鼓动下,包括英国前外交大臣马尔科姆·里夫金德、英国海军原参谋长洛德·韦斯特上将等人都曾在该智库诋毁中国的文章上署名。
去年8月,“亨利·杰克逊协会”曾说服里夫金德为英国《每日电讯报》上的一篇文章署名,该文章造谣中国可能利用后门技术操控核电站。
该协会还请求韦斯特为一篇在南海问题上诋毁中国的文章署名。文章写道:“想到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可能企图强行夺取一条重要贸易航道的控制权,我对此无法容忍。”
《星期日泰晤士报》认为,在乔治·奥斯本担任财政大臣时期,英国与中国合作日益密切;日本大使馆的这一行为显露出日本对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忧心忡忡。
浏览“亨利·杰克逊协会”的官方网站可以发现,在日本花钱雇佣该协会之前,该网站鲜有涉华内容。但在日本插手之后,这家所谓的智库就成了日本的“脏水桶”。不仅在网站上开辟“中国”专栏,推介与中国有关的研讨会、论坛等,而且一边倒地释放反华言论。
花重金!日本在全球炮制“中国威胁论”
“亨利·杰克逊协会”丑闻决非偶然,这只是日本政府在全球对华大打舆论攻击战的一个案例。
除英国外,日本还把触角延伸至美国、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当地对智库、学界、政界、媒体展开各种利诱攻势。
为了杜撰和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日本不惜重金。《产经新闻》报道说,日本当局为了强化针对中韩的“舆论攻势”,由政府资助民间智库在领土主权、历史认识等方面的研究和传播。仅此一项,就在2017财年预算案中列支5亿多日元(约合442万美元)。
除了外国智库,日本还把“培养人选”的范围拓展到各国政要、舆论领袖等。2016年日本外交蓝皮书就明确指出,要加大培养“亲日派”和“知日派”的力度,外务省要积极邀请“对舆论和决策有很大影响力的各国要人”。
齐失声!日媒对安倍右倾行径视而不见
图片说明:《今日俄罗斯》关于日本收买英国智库的报道
日本收买“亨利·杰克逊协会”曝光后,“今日俄罗斯”、《印度快报》等媒体纷纷报道,日本媒体则集体选择沉默, 故意对此事避而不谈,仅有部分网友在某些论坛上提及。
共同社客座论说委员冈田充说,很多日本记者私下感叹“不在稿子里加入批判中国的评论,稿子就通不过。”“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舆论空间中已经被“常态化”。
比如说,去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11号和天宫二号,《产经新闻》立即以《世界警惕中国军事利用加剧》为题进行报道,其他日媒也持类似论调。
安倍政府则软硬兼施地加强对日本媒体的控制,定期以私下聚会的方式与各大媒体的高层会面。这些年,尽管安倍在右倾道路上暴走,歪曲历史、美化战争、顽固修宪,却鲜有日本媒体对其指正批评,即使言行触及底线,也能躲开民意的反弹压力。
博同情?日本为谋求军事化煽动危机感
日本政府和媒体炮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是日本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军费五连增,以及修宪势力蠢蠢欲动。
据报道,在新安保法审议之前,为寻求日本民众对安保法案的理解,安倍曾亲自在日本电视台、互联网节目中进行解释,但越解释,法案的矛盾就越突出。因此,日本政府转而宣传“中国威胁”,煽动危机感,妄图以此来博取民众的“同情”。
正是通过鼓吹“中国威胁”,尤其是军事威胁,安倍政府通过媒体给民众营造了一个虚假的“危机环境”,使其挣脱“专属防卫”的束缚,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并进一步迈向修宪等原本不得民心的行为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
对此,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曾指出,“作为邻国,日本会受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的巨大影响,不应简单地被‘威胁论’冲昏头脑,而应看清时代潮流,根据事实,做出冷静客观的判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日方一方面呼吁改善中日关系,如果另一方面又无端攻击抹黑中国,这就涉及诚信的问题了。我们敦促日方切实端正对华认识,多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事,而不是相反。(栗一星 董小娇 文字综合新华网、参考消息网等)